9月23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开幕。大会发布了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全国仅50位高技能人才入选这一代表中国制造业顶尖水平的名单,陕西省共有8人入选。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车身厂装焊保障车间维修电工樊凡、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修车间大修电工蔡嵘两位陕汽汽车行业的巾帼工匠双双上榜!这是陕西省制造业的骄傲,展现了陕西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果。大国工匠评选旨在选拔培育在引领力、成就力、创新力、专注力、传承力上表现卓越的工匠领军人才。全国总工会计划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以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陕西省计划到2035年,培养造就50名左右大国工匠、400名左右三秦工匠、1500名左右市级工匠。
陕汽樊凡:机器人 “私人医生” 的 23 年攻坚路
樊凡,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车身厂装焊车间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自2002年从学校毕业后进入陕汽,扎根生产一线已23年。她从修理单台传统设备,到维保整条自动化生产线,见证了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历程。她主持及参与车身厂设备改造改进项目37项,完成小改进33项,获得创新优秀成果27项,为企业节省费用超千万元。
榜样的传承。樊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技术能手、三秦工匠等荣誉,樊凡共带出徒弟60多人,其中90后、00后超过三分之一,很多徒弟已成为各车间的技术骨干。她组织开展了80余项专业技能培训,累计参训1000余人次。她的“樊凡创新工作室”聚焦重卡驾驶室自动化产线维护及创新改造。该工作室已培养出“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陕西省技术能手7人。
法士特蔡嵘:技术革新与传承的典范
蔡嵘,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修车间维修电工、高级技师。2011年进入企业从事设备维修工作,2017年成为高级技师。作为陕西省8位入选者中唯一的女性技术工人,蔡嵘在技术革新方面成就卓著。她主导完成三轴滚齿机升级五轴联动系统、外圆磨床X轴丝杠静压改造等关键技术突破,自主研发的护套线快速剥线器填补了行业专用工具空白。蔡嵘建立的球杆仪应用项目,帮助企业建立了设备损耗数据库,实现了设备故障预防性维护。
2017年10月,蔡嵘主导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取得了37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8项获得国家专利,他编写的《数控设备电气调试与维修》已成为行业标准培训教材。她带领团队获得集团公司“KTJ”改善活动奖项10项,年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0余项,累计降低设备停机率18%,为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做出重要贡献。蔡嵘获得陕西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产业工匠人才等荣誉称号。
技能的接棒。蔡嵘建立了“理论授课+实操演练+项目攻关”三维培训体系,年均开展技能培训80课时,累计培养学员超500人次。她指导员工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5次,其中3名学员获市级技术能手称号。2024年12月,蔡嵘与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师带徒”协议,受聘为“工匠导师”,系统传授设备维修标准化作业流程。
陕汽控股和法士特集团作为陕西省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两家企业都建立了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和技术创新激励制度。2024年,陕汽控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新增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法士特集团则推行“金蓝领”工程,组织技能人员赴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交流学习。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高技能人才的作用愈发重要。樊凡和蔡嵘的代表性成就,充分展示了工匠精神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陕西汽车工业以其雄厚实力,正在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未来,必将有更多陕西工匠登上全国舞台,展现陕西制造的非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