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体现制造实力的标志之一。
陕西工业体系完整,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过去的10多年,陕西牢牢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口,依靠龙头企业带动技术创新、产业聚集,成功跻身全国汽车产业第一梯队,汽车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抹亮色。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曾经默默无闻的陕西汽车,靠什么脱颖而出?
实践告诉我们:成功哪有什么轻而易举,不过是下了最笨的功夫,走了非走不可的远路,一路坚持到底,才迎来了“日出”——
陕西汽车产量由2021年的80.1万辆增长到2024年的175.4万辆,年均增长21.6%,排名陆续超过浙江、湖北、吉林等老牌汽车大省,与川渝并称西三角集群,进入全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行列。全国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陕西造”。
陕西汽车产业的崛起,重塑了产业发展格局,再次证明了“认真做事”的意义,彰显了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
近年来,陕西将汽车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建立专属信息通道,加大对汽车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和技改升级支持,探索提出“链主+链长(副链长)+省市园区+专班”的汽车产业特色招商模式,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如今,陕西汽车规上企业达276户,户数增长20%,吸引麦格纳、李尔、采埃孚、延锋、地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陕聚集,本地配套率升至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陕西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发展产业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只有坚持长期主义,以时间换空间,以坚持赢未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来源:陕西日报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