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供应链协作信息服务平台,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区域动向
“链长制”推动下 陕西打造西部汽车产业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06.10    新闻来源:陕西供应链协作信息服务平台   浏览次数:
2021年,陕西将乘用车(新能源)与商用车(重卡)两条产业链同时列入省级重点产业链,也成为陕西唯一一个拥有两条省级重点产业链的支柱产业,分别由两位省级领导担任“链长”,比亚迪、吉利,陕汽、法士特分别成为两条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这一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企业提报需求、链长统筹资源、专班精准服务”的闭环。
图片
“链长制”强力推动,陕西汽车深刻变革
“链长制” 并非凭空出现,而是陕西应对产业发展新挑战、把握新机遇的创新之举。过去,陕西汽车产业虽有一定基础,但也面临诸多困境:企业规模小且分散,缺乏领军企业的强力带动,难以在全国产业版图中崭露头角。为改变这一局面,陕西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推出 “链长制”。其核心在于,通过明确链长单位,赋予其统筹产业链发展的重任,从政策引导、资源调配、招商引资等多方面发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进。
2020年全省汽车产量62.8万辆,到2024年飙升至175.4万辆,产量翻了近三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19.8万辆,占全国总量的68.3%,稳居全国前三。2025年前4月,产量达63万辆,同比增长33.3%,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22.2个百分点。
数据跃升:从跟跑到领跑的产业奇迹
规模爆发:2024年全省汽车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400亿元,占全省重点产业链总产值的20%;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19.8万辆,占比超68%;
速度领跑:2025年前4月产量63万辆,同比飙升33.3%(高于全国22.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44.9万辆,增长44.8%;
出口飞跃:2024年汽车出口24万辆,增速215%,全国第一。

这些数字背后,是链长制推动的集群效应:全省汽车规上企业达276家,仅2024年新增48家,形成“整车龙头+配套生态”的双轮驱动格局。

图片

延链补链:式服务破解困局,四年配套率翻倍增长

时间回到五年前,陕西汽车产业面临严峻挑战。西安比亚迪生产线上,大量关键零部件需从外省长途运输,

推高生产成本,制约产能释放。当时全省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不足30%,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成为发展瓶颈。
为破局,陕西打出一套组合拳:设立专属企业诉求通道,建立台账逐项解决企业痛点;成立省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建设;设立40亿元专项资金,精准扶持重点项目。
“链长制”的独特架构开始发挥作用——由省级领导挂帅担任“链长”,各市级领导同步组建工作专班,提出“一跃升四突破”发展目标。这种垂直穿透的管理模式,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效果立竿见影。2023年至今,陕西累计推进汽车产业项目251个,总投资1713亿元。省内配套率从30%跃升至57%,四年间实现近倍增长,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图片
链式创新:龙头企业舞动产业链,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走进陕汽新能源重卡基地,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正精准安装轮胎。2025年一季度,陕汽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331%,成为传统重卡品牌中增长最强劲的“黑马”。

陕西汽车产业的崛起,关键在于龙头企业的链式带动效应

比亚迪:在陕布局全产业链,2024年陕西基地产量达107万辆,占其全球产量的四分之一。

吉利:宝鸡基地每90秒下线一辆新能源车,西安基地生产星越L连续多月登顶SUV全品系销量冠军,发动机公司自动化率超95%。

陕汽:带动陕西福士、德沃智达等21个配套项目落地,总投资50亿元。

在西安高新区,政策杠杆撬动技术创新:对关键技术攻关给予1:1资金配套,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元补贴。清泰科公司创始人团队坦言:“正是陕西的产业生态优势,让我们选择带着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在此创业。”

图片

链式招商:“按图索骥”精准布局,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2023年,省工信厅探索出“链主+链长+省市园区+专班”的特色招商模式。招商小分队奔赴长三角、京津冀,按图索骥开展精准招商。

延锋(西安)公司生产经理任航辉的经历颇具代表性。2022年公司落户西安,仅用20天完成基建,如今月产座椅超3万套。更关键的是,该公司发挥“链主”作用,引进旷达、铭兴等供应商落户,计划再引进3家配套企业。

陕西的招商智慧在于:

梳理产业图谱,锁定产业链短板环节定向突破。

组织“多链融合”活动,贯通产业链间供需协作。

建设产业园等专业平台,专业化服务,专业化运营。

2024年,延锋、采埃孚等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相继在陕扩资建厂。全省汽车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400亿元,占34条重点工业产业链总产值的五分之一。

图片
链式服务:政策加持与暖企服务双轮驱动
政策组合拳:在“链长制”强力有效推动下,陕西为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打出了一套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省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发展专项资金,从土地、人才、资金等 9 个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支持。同时,相继制定了多项顶层设计方案,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创新平台搭建:省工信厅积极组织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例如,组织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 7 所高校和 66 家企业开展 “链通校企” 汽车产业链专场活动,达成 25 项合作,促进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暖企行动”解难题:省工信厅为做好政策的外卖员,服务的快递员,项目的勤务员,点对点上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解难题,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设计研发、融资人力、市场拓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好企业“娘家人”。

图片

从“链长”统筹到“链主”发力,从“链条”补齐到“链路”创新,陕西汽车产业的崛起印证了链式思维的成功。当比亚迪、吉利流水线昼夜不息、陕汽新能源车驶向全球、配套企业园区内协同共创——一幅以制度创新驱动实体经济的壮阔画卷正在三秦大地展开。

 
地址:陕西·西安   邮编:710004    投稿E-mail:scsc504@163.com
版权所有    陕西工业协作配套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陕ICP备19006341号-1     技术支持:旭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