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家乡15年,任航辉没想到,随着陕西汽车产业发展壮大,他重新回到“家门口”工作。
作为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经理,39岁的任航辉曾辗转于上海、宁波、烟台等延锋“大家庭”中。如今,回到家乡工作已3年,任航辉越来越忙。但看着家乡的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他的干劲儿更足。
4月11日,在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任航辉指着生产线上的座椅说:“主驾座椅的调节方向有八向,腰部有充气腰托,大幅提升了驾驶的舒适度。经过靠背、坐垫预装、检测、整形、套袋等大大小小36道工序,平均36秒就能下线一套座椅。”
目前,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每月生产座椅超3万套,是吉利、比亚迪等车企的核心供应商。近几年,在本地车企的推动下,公司一直“被订单追着跑”。
“今年,我们计划扩大产能,届时年产能将提升至50万套。”任航辉说,公司是国内外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今年公司发挥引领带动效应,引进旷达、铭兴2家供应商落户西安,计划再引进3家供应商落户。
汽车产业是陕西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也是西安经开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强链补链延链、以商招商,聚集了一批上下游相关企业。
华域赛科利车身(西安)是西安吉利焊接零件总成的重要供应商之一,目前华域赛科利车身已承接西安吉利33个车身总成项目。从2021年的5.6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18万台,华域赛科利车身的年产量逐年攀升,西安基地已成为吉利汽车西安分公司零部件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走进华域赛科利车身西安基地的生产车间,机械臂在流水线上灵活翻转,自动化机器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这些高效、智能的生产设备,是华域赛科利车身在设立之初就投入巨资引进的。11条柔性化生产线、55台机器人、16台凸焊机,高达96.8%的焊接自动化率,共同构成了这座现代化工厂的强大生产力。
除自动化设备外,在生产车间还有Hexcon龙门式三坐标测量机、万能试验机、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及超声波成像检测仪等一系列高精尖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如同华域赛科利车身的“眼睛”,时刻监控着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最严格的质量标准。
“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除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外,还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华域赛科利车身负责人表示,入驻位于经开区的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后,车身总成生产完成后可以立即送往吉利,省去了厂外驳送环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长足发展的理念,深化与吉利等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和突破,共同推动经开区汽车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同样,拥有极大发展信心的还有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季度,公司生产发动机8000多台,同比增长80%,订单量持续增加。”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班长袁耀龙说,目前公司生产6款发动机,主要为陕汽提供配套。
作为康明斯全球样板间工厂,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于2022年投入运营,总投资10.2亿元,设计年产能5万台。通过配备智能仓储、智能生产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公司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针对陕汽重卡的‘出海’需求,公司开发了欧三、欧五排放的10L、13L发动机产品,有力支持了陕汽重卡提升全球竞争力。”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工厂厂长胡中军说,陕汽销量持续增长,公司积极布局多元化动力平台,计划在未来两年进行生产线升级改造,拓展产品型号,进一步抢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