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公布,2025年1-2月全国汽车产业版图迎来重大洗牌—安徽以44.48万辆强势登顶,打破广东蝉联多年的冠军神话;陕西则以28.02万辆跻身全国第六,刷新历史最佳战绩。陕西2月单月产量14万辆,同比暴涨105%,远超全国增速(39.6%),乘用车增长119%,新能源车更以168.7%的增速一骑绝尘。
2025 年 1-2 月分省市汽车产量排行榜
2024年汽车总产量为亚军的安徽,2025年开年首次超越广东夺冠,汽车产量高出第二位的广东7万多辆;2024年上半年还曾第一、全年第三的重庆滑到第五;汽车产业一度陷落的湖南在比亚迪长沙基地、埃安长沙工厂等加持下冲进前十,排名老八;本土汽车工业靠宇通、郑州日产的河南,在比亚迪郑州基地的加持下,冲进前十,排名第九;靠小米大增和北汽整体复苏的北京,冲进前十。
中国汽车的摇篮吉林被挤出前十,排名第十一,产量21.64万辆,和2024年同期差不多;有特斯拉和上汽集团的魔都,产量20.63万辆,被挤出前十,下滑到第十二;汽车大省湖北,被挤出前十,产量15.98万辆,同比减少了6万多辆,下滑到第十二。
2024 年 分省市汽车产量排行榜
汽车是工业的皇冠和明珠,与中国省市的GDP和税收休戚相关。
先看2024年中国省市GDP与其汽车产量(产值)总体的相关关系。汽车产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安徽、重庆、江苏、山东、上海、陕西、浙江、吉林和湖北,这些省份的GDP规模在全国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其中,广东汽车产量达570.74万辆,位居全国第一,其GDP总量也处于较高水平。安徽汽车产量为262.03万辆,排名第二,近年来安徽将汽车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集聚了众多整车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其GDP增长。重庆汽车产量254.01万辆,排名第三,2024年重庆GDP同比增长5.7%,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7%,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7%。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大潮下,陕西、安徽、江苏等省份汽车产量排名上升,其GDP也有较好表现。陕西2017年将汽车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随着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在陕发展,2024年汽车产量达175.35万辆,同比增长19.3%,GDP也实现了较快增长,202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38.77亿元,同比增长5.3%。
此外,吉林作为传统汽车产业重镇,2019年汽车年产量达288.9万辆,2024年下降到150.7万辆。在汽车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吉林的经济也会跟着有所下滑。
全国汽车产业格局调整
东部沿海主导:前十名中,东部沿海省份占7席(安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北京、上海),凸显其产业链完善、技术密集的优势。
中西部产业集群崛起:陕西(第六,28.02万辆)、湖南(第八,22.78万辆)、河南(第九,22.21万辆)等中西部省份表现亮眼,可能与产业转移和政策扶持有关。
东北产业集群调整:吉林(第11,21.64万辆)依托一汽集团保持中游水平,但黑龙江(第23,1.22万辆)和辽宁(第17,12.11万辆)产量较低,反映东北汽车产业转型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