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供应链协作信息服务平台,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区域动向
西安加速布局氢能汽车,多个项目引领行业革新
发布时间:2025.03.20    新闻来源:陕西供应链协作信息服务平台   浏览次数:

西安,这座拥有比亚迪、吉利等汽车生产基地的城市,已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佼佼者。而今,它正瞄准新能源汽车的又一前沿领域——氢能汽车,蓄势待发。近日,西安展出的一款氢能观光车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小型观光车虽不起眼,但其搭载的车用氢动力系统却堪称全球领先。值得一提的是,该动力系统背后的研发公司已成功构建了包含“技术-金属氢化物-复合储氢材料-储运-回收-金属再生”全流程的固态储氢材料循环中试系统,扫清了批量制造固态储氢材料的技术障碍。在西安,这样的氢能项目层出不穷,预示着这座城市即将在氢能汽车领域引领行业变革。

图片

许多人都可能好奇,既然我国电动汽车已位居全球领先地位,为何我们还要继续发展曾一度落后于电动汽车的氢能汽车技术?这背后涉及两个关键因素。

首先,从国情出发,我国被描述为“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因此,自本世纪初起,我们就已经确立了“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战略。当时,新能源的种类繁多,哪种技术更优并无定论,所以国家决定全面推进各类新能源项目的发展,包括电车、氢车以及甲醇产业。

举例来说,工信部在山西、贵州、陕西、甘肃、上海等地都积极开展了甲醇汽车的试点工作。西安投放的甲醇出租车就是这一产业路线的显著成果之一

2018年底,甲醇出租汽车在西安正式上线营运,标志着这一产业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尽管锂电车在成本降低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而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但氢能车和甲醇车同样也在迅速发展,尽管它们的步伐没有电动汽车那么快。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氢能车保有量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三,仅次于韩国和美国,同时,中国的加氢站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此外,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甲醇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因此,并非我国未大力推动氢能车的发展,而是在电动汽车的繁荣时期,氢能车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并开始加速。从产业层面来看,氢能汽车的发展重心并不单纯在于汽车本身,而是更侧重于推动“氢能”这一新型能源体系的发展。

图片

要实现真正的“双碳”目标,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电力,同时为化石能源发电配备“碳捕捉”技术。然而,当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尽管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这给电网带来了挑战。当大量新能源并入电网时,供电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时就需要化石能源发电来提供必要的灵活性。但遗憾的是,配备了“碳捕捉”技术的化石能源电机组可能会降低其运营灵活性。

这种困境导致新能源与化石发电似乎陷入了一种“左右互搏”的境地。一方面,如果大量使用新能源发电,那么推广“碳捕捉”技术在传统化石发电厂中就变得困难;而另一方面,如果化石发电厂过度“绿化”,那么新能源发电的规模又可能会受到限制。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氢能被视为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氢能可以作为储能工具,将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多余部分转化为氢能,在电力需求低谷时释放,从而平稳电力供应的波动。此外,氢能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住宅和商业建筑等领域。

因此,发展氢能对于各方来说都是共赢的选择。事实上,“两桶油”(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央企已经积极投身于氢能领域,将其作为产业转型的关键领域。

图片

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其运输和储存的安全性问题以及高昂的成本。要攻克这些技术难题,需要强大的研发能力,而这正是西安在新能源领域所擅长的。例如,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公司就成功研发出了氢能观光车的动力系统,其研发团队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公司董事长兼教授成永红透露,自2012年起,他们便致力于相关研究中心的创立,以实现常温常压下的安全储氢。张锦英教授带领团队数年如一日地驻守办公室,终于取得了行业震惊的技术突破。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氢能力电源产品,每公斤氢料能产生三度电,这一成果在国际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图片

一九零八新能源固态储氢材料中试产线。图源:西咸新区沣东新城

一个额定电压5v、容量2万毫安时的充电宝,其电功率约为1瓦。而这款便携氢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0个这样的充电宝。

基于此,成永红展望,借助固态储氢技术,我国将能实现“西氢东运”与“海氢陆运”,从而将西部和海上的风、光、水电高效转化为氢能,有效解决我国东部和中部用电需求。

同时,另一家“西安智造”企业——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创新的“基于有机液体储氢技术的新型氢气供应体系”,在第八届“创客中国”高校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图片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氢能技术展示。图源:氢易能源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西安在氢能项目的落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年5月,西安迎来了两个氢能领域的重点项目。首先是西安海擎氢能科创研究院,作为全国唯一布局在氢燃料领域的重点项目,成功落户西咸新区。同时,易泰汽车科技与泾河新城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在氢燃料领域进行规模化研发和测试氢燃烧发动机的企业。

目前,西安已初步构建起“上游制氢-中游制储运-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汇聚了包括西交大、西工大在内的全国知名氢能科研高校。此外,还聚集了隆基氢能、华秦新能源等绿氢制备及储氢装备技术的佼佼者,以及西部材料、凯立新材料等氢能源新材料研发生产企业。同时,盛世盈创、秦氢元等核心部件研发厂商,以及陕汽及质子汽车、西安开沃等氢能汽车的先行者,也都在西安落户。

图片

随着氢能产业面临的技术难题逐渐被突破,氢能汽车正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相较于电动汽车,氢能汽车在能量转换效率上表现出色,高达约50%,这显著优于内燃机的40%和电动汽车的20%,从而确保了其更长的续航能力。同时,氢能汽车的充电时间更短,通常仅需3至5分钟,且无需更换电池,这一优势使得它在实际应用中更加便捷。

在此背景下,陕西和西安的氢能产业发展布局也显得尤为紧迫。去年8月,陕西省连发三份重要文件:《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及《陕西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些文件明确提出了打造榆林-延安-西安、西安-渭南-韩城两条城际氢能廊道的目标,并计划在榆林、西安、渭南等地建设相互支撑的氢能产业集群。

图片
维纳氢能研发的氢能产业链统一数据监控平台。图源:西咸新区沣东新城

在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氢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的过程中,西安充分利用了其作为“硬科技之都”的优势。与此同时,西安市发改委于去年8月16日发布了《西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旨在打造“全国氢能科创之都”。该规划充分发挥了西咸新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优势,探索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政策、新模式和新路径。

进一步而言,西安在氢能领域的创新引领不仅局限于西安市,更旨在释放西安都市圈的潜能,成为转换发展方式的重要实践。正如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所言,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范式革命”的结果。而在此次氢能领域的发展中,西安正面临着创造能源领域“范式革命”的宝贵机遇。随着众多“唯一”“全球领先”的氢能新兴企业与项目的涌现,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行业惊艳将指日可待。

来源:韩喆科技

 
地址:陕西·西安   邮编:710004    投稿E-mail:scsc504@163.com
版权所有    陕西工业协作配套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陕ICP备19006341号-1     技术支持:旭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