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供应链协作信息服务平台,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信息
从无到有,宝鸡吉利给陕西汽车工业发展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3.17    新闻来源:陕西供应链协作信息服务平台   浏览次数:
2013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宝鸡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吉利汽车宝鸡智能工厂正式落户宝鸡高新区。2016年投产至今,宝鸡吉利累计生产整车突破100万,产值贡献超1000亿,以令人瞩目的速度与成果,为陕西汽车发展注入磅礴动力,成为推动陕西汽车产业成为中国汽车第一阵营的关键力量。
图片
重塑产业格局  陕西汽车“三足鼎立”
2015年,陕西汽车产业为“商用车当家”,以陕汽重卡为核心,形成了法士特、汉德车桥等核心零部件体系的商用车产业集群,为陕西几十年汽车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乘用车也主要依赖比亚迪 F3 等少数几款车型。而且,配套能力薄弱,零部件本地化率不足 30%,关键部件都得从外地采购,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2016 年,宝鸡吉利的投产成为改变格局的关键变量。在整车项目投产的同时,也为陕西带来了首个乘用车核心总成-宝鸡吉利发动机项目的落地。宝鸡吉利凭借自身快速发展与多维贡献,成功打破原有局面,与陕汽、比亚迪共同构建起陕西汽车工业 “三足鼎立” 的全新产业格局,促使陕西汽车工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新阶段。
图片
产能产值飞跃,撑起宝鸡汽车产业脊梁
自 2016 年投产至 2024 年,宝鸡吉利完成了令人惊叹的跨越,累计生产整车突破 100 万辆,产值贡献超千亿,纳税超150亿。2024 年更是成绩斐然,单年产量达 20.5 万辆,同比增长 45%,实现产值近 200 亿元,同比增长 35%。这一成绩,助推宝鸡市2024年汽车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25%,全年生产整车23.5万台,同比增长44.5%。这不仅是宝鸡吉利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是陕西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2024 年陕西汽车产量 175.4 万辆,同比增长 19.3%,宝鸡吉利与西安吉利基地产量 52 万辆,同比增长 32.4%,产量约占吉利汽车集团的 1/4,其增长速度与规模,极大地推动了陕西汽车产业在全国产量排名的上升,跻身全国汽车产业第一梯队。
图片

产业链深度重塑,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吉利作为 “链主企业”,充分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投产至今已吸引吉利发动机、地通、俱进、豪达等50余 家核心配套企业落户宝鸡,并在宝鸡市培育近80户本地配套企业,打造了较为完善的乘用车产业链,形成半径 30 公里的 “半小时供应圈”,本地化采购率提升至 40%。吉利的持续增长,带动了宝鸡乘用车产业链聚集式高速发展。

图片

广纳人才,为产业创新注入活力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宝鸡吉利基地直接创造就业岗位 5000 余个,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就业超 3.6 万人。通过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校企合作 “订单班”,培养技术工人超 2000 名,毕业生月薪突破 8000 元,实现 “家门口高薪就业”。2024 年数据显示,3.2 万名技术人才从沿海回流陕西,形成 “洄游青年” 现象。这些高素质人才的汇聚,为陕西汽车产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充实了产业创新的人才储备,为产业的技术升级、产品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使陕西汽车产业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加速前行。2025年3月,宝鸡市汽车工业协会成立,作为首届会长的吉利宝鸡基地总经理周秀龙牵头签署人才与融资协议,为产业链注入“创新活水”。这种“企业主导+高校支撑+金融赋能”的模式,让陕西汽车产业从“制造”迈向“智造”。

图片

创新驱动转型,引领陕西汽车迈向高

在创新的道路上,宝鸡吉利从未停歇。投入 12 亿元打造的 “黑灯工厂”,实现焊接、搬运等工艺 100% 自动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达 156 万元 / 人,是行业平均的 2.3 倍。其生产的吉利银河 L7 搭载热效率 44.3% 的雷神混动发动机,技术参数超越丰田、本田,推动宝鸡新能源汽车产量在 2024 年突破 7.5 万辆,同比增长 32%。宝鸡吉利的创新实践,为陕西汽车产业树立了标杆,带动了整个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让陕西汽车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崭露头角,提升了陕西汽车产业的整体科技含量与品牌形象。

有无到有,宝鸡吉利的落地投产是陕西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点转折点和里程碑,未来,宝鸡吉利将与陕西众多汽车企业携手共进,为陕西汽车产业再上台阶贡献吉利力量。

 
地址:陕西·西安   邮编:710004    投稿E-mail:scsc504@163.com
版权所有    陕西工业协作配套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陕ICP备19006341号-1     技术支持:旭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