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高新区的繁忙物流景象中,每天都有数百辆货车满载着法士特重型卡车变速器,驶向全球 150 多家主机厂的装配线。这些印着 “法士特” 标志的传动装置,不仅是中国商用车产业的 “动力心脏”,更是改写全球重卡变速器市场格局的关键力量。法士特,这个自 1968 年扎根陕西的制造业巨头,已连续 19 年稳坐全球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第一的宝座。法士特用半个世纪的创新与突破,“变速”全球商用车领域。
1968 年,在蔡家坡渭河南岸秦岭脚下的小山沟里,陕齿总厂宣告成立,法士特的传奇篇章自此翻开。建厂伊始,历经 6 年艰苦攻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重汽车变速器,为中国重型汽车传动领域填补了关键空白。1984 年,企业果断引进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变速器技术,并在西安建立新生产基地,全力推进双中间轴变速器系列国产化进程,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996 年,新一届厂领导班子就位,带领全体职工以提升企业内涵为目标,在改革浪潮中奋勇前行,企业从此踏上跨越式超常规大发展的轨道。2001 年,陕齿总厂与湘火炬强强联合,成立法士特公司,开启全新发展征程。再经过后面20年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如今的法士特, 以"三个第一"铸就行业丰碑,重型变速器产销量19年蝉联全球冠军,齿轮行业经营指标22年领跑中国,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稳居行业首位。
创新驱动:打破技术枷锁,引领行业前行
法士特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自主创新史诗。在国际技术封锁的艰难处境下,企业毅然决然地选择 “正向研发” 的道路,全力构建起国际一流的科创体系。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英国创新中心相互协作,形成强大的研发合力。截至目前,法士特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3100 余项,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中国汽车传动技术发展争得了宝贵的自主权。
法士特始终将科研投入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年均研发投入在行业内遥遥领先。按照 “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的科研战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其研发的最新一代智行集成式 AMT 变速器,凭借 200 万公里 B10 寿命和 99.8% 传动效率的 “双世界第一” 成绩,成功打破欧美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成为国产重卡智能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不仅如此,法士特还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仅 32 岁的千人科研团队,在混合动力、纯电传动等前沿领域提前布局,持续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数字赋能:打造智能工厂,重塑生产模式
走进法士特高智新工厂,仿佛踏入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未来世界,生产线上鲜见工人身影,这里是行业内率先建成的黑灯工厂,成功应用数字孪生、黑灯生产等六大核心技术。借助华为 F5G 全光网络与智能化、数字化高新技术,工厂实现了万物互联、数字感知和数据驱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70%,能源消耗降低 14%,人均产值增长 5 倍多,完成了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升级。
截至目前,法士特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达 98%,100 多条生产线完成数字化升级换代,凭借卓越的数字化转型成果,成功入选全国首批 “数字领航” 企业榜单。数字化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重塑了产品品质标准。法士特独创的 “三高” 试验队,每年奔赴吐鲁番(70℃高温)、漠河(-40℃极寒)、格尔木(5000 米高原)等极端环境采集数据,构建起行业唯一的全工况数据库,确保每一台变速器都能在各种严苛条件下稳定可靠运行。
绿色转型:践行双碳目标,铸就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零碳工厂,法士特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工厂内部,通过 F5G 全光网络替代传统铜缆,不仅消除了车间通信故障,还降低了 30% 的能耗。智能缓速器等节能产品年销量翻倍增长,有效助力重卡减排 20%。此外,工厂屋顶光伏发电、循环冷却系统等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单位产值碳排放量逐年下降,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深融入企业的生产运营之中。
全球布局:拓展国际版图,提升品牌影响力
法士特积极响应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加速构建全球产业布局。泰国独资工厂和欧洲公司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同时,企业在北美、东欧、东南亚等地设立分销公司和办事处,产品远销北美、东北亚、东南亚、东欧、南美、中东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营销网络日益完善,全球化辐射效应不断增强,品牌国际影响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在陕西“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蓝图中,法士特与陕汽重卡、汉德车桥形成的“黄金动力链”,带动省内直接配套企业超400家;法士特以15大核心产业园为依托,带动上下游数百家企业协同发展,每年为陕西贡献超200亿元产值,成为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从秦岭脚下的三线工厂,到全球传动领域的“行业冠军”,法士特用坚守与创新,将“陕西制造”锻造成世界标杆。 |